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295403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特点,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栏目有:三晋(河东)文化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于2000年9月,是在《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内部刊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7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于是在1983年创办的山西矿业学院《煤炭高教研究》和1988年创办的太原工业大学《高等工程教育》两份内部刊物合并,定名为《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太原理工大学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法、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体系”,为适应学校的发展,同时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原《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创造条件,积极申请刊号,终于将创办17年的内部刊物转成公开发行的期刊。创办初期的学报编辑部成员如下。 
        主   编:杨世春
        副 主 编: 熊光煜  吴文周
        编辑部主任:彭希京
        编   辑: 赵树庆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办刊目标是:要把《学报》(社科版)办成与我“211高校”地位相称的期刊。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和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服务是我们的办刊宗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自创办之初就树立了“开放、创新”的办刊理念:开门办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吸纳优质稿件;树立刊物的知识创新形象,以刊发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追求。以解决本校人文社科研究力量薄弱和由于政策导向而优质稿件外流的问题。
    2006年我们设立了《河东(三晋)文化》专栏,“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自2006年至2011年,我刊连续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围绕河东地区的历史开展了根祖文化和爱情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山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如何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我刊的特色进行正确定位,也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惟有为学校工作服务,才不失为学报本色;惟有办出特色,才有生存有发展。
同时,我们加大宣传力度,不仅与各高校社科学报交换刊物,而且向高校图书馆、相关学科资料室,有关省市图书馆,相关的二次文献编辑部免费赠送刊物。
    从2000年至今,我编辑部积极探索办刊规律,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凭借学校优势和编辑部同仁的无私奉献,我刊质量逐年上升,各项学术计量指标及文章转载量年年有提高,已逐渐体现出学术期刊所应有的前沿性、创新性、研究性的特点。
    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06、2010年开展的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我刊两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年度评刊活动中,我刊自2007至2010年连续获得“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
    2010年11月,张校长、许副校长先后召集期刊编辑部负责人开会,检查工作并提出要求;中心议题是搞活办刊,提高期刊质量,要为学校做贡献。许副校长表扬了我编辑部,并要求我们继续努力,争取2--3年进入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