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访问量:358198

政治学研究

  • 国家崛起、自制能力与中国战略

    陈留俊;

    国家崛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界定和解读。国家崛起的多元化认知要求对崛起的方式做准确的细化分析,国家的成长在各个领域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中对国家自制力的把握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长期被忽视的变量。在对过度扩张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担心下,自制能力对国家崛起的影响呈现出正相关的逻辑推论,即自制力强的国家可以更加顺利的崛起,而自制力弱的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麻烦,且可能导致崛起中断或夭折;反过来,国家崛起是对自制力强弱的检验,有了崛起的事实,才有自制力因素发挥作用的空间,否则只是一种国家膨胀,害处甚多。同时,在不同的领域应该掌控不同程度的国家自制力,一味地自制和一味地扩张同样有害。中国正面临崛起的事实,崛起是否顺利实现取决于众多因素,自制力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国内和国外对其崛起的承受力和认知度。在此时刻,理清国家崛起与自制力的关系非常必要且紧迫。

    2019年02期 v.37;No.15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从“三大规律”高度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独特意蕴

    冯冉;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的创新继承和精彩展呈。从"三大规律"的高度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对于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独特意蕴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蕴含着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党的根本宗旨的坚守;彰显着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遵循,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发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精准把握;对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亦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2019年02期 v.37;No.157 14-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编委风采

  • 栗继祖 教授

    <正>栗继祖(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能源技术经济及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太原理工大学煤炭产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学MBA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学术兼职: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

    2019年02期 v.37;No.15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国家所有“权”之惑——基于国家“基本权利主体”资格角度的思考

    王逸冉;

    我国宪法基本权利主体包括公民这一基础性主体,以及法人、外国人等非典型基本权利主体。但基本权利主体均符合可辨识性和防御国家的私主体面向的双重特征。国家属于法律主体,但不宜纳入基本权利主体范畴,即便假设国家属于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也难以解决国家所有权不具备基本权利的防御功能、国家无法防御国家等悖论,且国家同时作为权力和权利双重主体地位会导致权力入侵权利领域。因此国家所有权应该寻求非基本权利的解释路径。

    2019年02期 v.37;No.157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通过党内法规的机构改革——以国家监察委改革为视角

    朱程斌;

    机构改革不仅要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也需要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检验。将党内法规提升至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后,党内法规的建设不仅能够从法治层面给予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又能进一步为改革后的机构职能划定确定边界和规范指引,还能通过党内新机构、新职能的试点和经验总结为机构改革提供实践样本。国家监察委的改革正是如此,即纪委通过党内法规促进各项监察试点工作顺利展开,在规范层面保障了监察立法和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改革提供合法性基础,为监察权力运行的规范性提供保障。

    2019年02期 v.37;No.157 27-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企业作为公益供给的制度保障研究

    郑又瑞;

    目前社会公益供给的三大来源: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各有其局限性,需要多方合作才能提供人民需要的服务,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但合作供给仍有不足,社会创新风潮中的社会企业,具有组织融合、概念创新的优势,消弭了原先供给侧的界线,可以作为社会公益供给的新选择。但社会企业要稳健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立法,确保其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才能妥善协调利益纠纷、解决制度障碍,保障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

    2019年02期 v.37;No.157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巴黎协定》“适应”制度评析

    许健;钱林;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第七条及其相关规定设立了"适应"制度的大致框架,规定了全球适应目标、国际社会在"适应"领域的合作与支持,以及国家驱动为主的"适应"模式,极大地推动了"适应"在国际环境立法中的发展。然而《巴黎协定》中"适应"制度存在着全球适应目标模糊、资金分配失衡、追踪机制框架化等问题,影响着"适应"制度的实施效果。对此,有必要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依托,通过平衡"减缓"与"适应"资金分配等方式完善"适应"制度。此外,中国应当重视与《巴黎协定》"适应"制度的衔接,积极开展"适应"行动。

    2019年02期 v.37;No.157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研究

  • 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鑫;

    利用Tapio脱钩理论对我国30个省(市、区)大气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分类并探讨其形成原因,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对脱钩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主要表现为强脱钩状态,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兼顾环境污染治理;大气污染具有正向空间效应,邻近省(市、区)冲击会对本省产生正向影响;人均实际GDP和人均废气治理费用与大气污染呈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能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2019年02期 v.37;No.157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7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全局熵值法的区域绿色就业水平评价研究——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

    丁刚;邓雨露;郭丽霞;

    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构建包含绿色就业发展状态和绿色环境价值两个维度的绿色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局熵值法对华东六省一市的绿色就业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各省市绿色就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绿色就业发展不平衡现象;绿色就业发展状态维度相比绿色环境价值维度而言,对地区绿色就业水平影响更为突出;江浙沪地区的绿色就业实力相比华东其他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对其它地区发展绿色就业具有借鉴意义。

    2019年02期 v.37;No.157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新市民城乡粘合催化作用间的因果关系及政策启示——基于SEM模型和1010份问卷调查数据

    朱振亚;汪阳春;

    新市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具有粘合与催化作用。研究表明:新市民"情感粘性""生活粘性"是其"工作粘性""三个反哺催化促进""四个带动催化促进"的"本因","情感粘性""生活粘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新市民城乡"工作粘性""三个反哺催化促进"和"四个带动催化促进"作用的大小。"情感粘性"是第一本因,"生活粘性"是第二本因。触动新市民城乡粘合催化作用的总策略是设法提升新市民的城乡情感粘性和生活粘性。

    2019年02期 v.37;No.157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宅基地改革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研究

    吴九兴;周楠;

    宅基地改革是"三块地"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文章通过分析宅基地及其财产权、农民收入增长的特征、宅基地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障碍和促进因素,发现宅基地产权制度经过强保护——弱保护——强保护的演进路径;宅基地改革对强化农民财产权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快,但增速不稳、收入基数小而贡献率低、相对收入低且地区差异明显;宅基地流转受到政策限制多不利城乡融合,宅基地大量闲置难发挥效益,地租地价上涨促进宅基地财产增值。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需构建宅基地流转机制,扩展和保障宅基地多元权利,推进宅基地征收与入市改革,建立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机制。

    2019年02期 v.37;No.157 72-7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抽奖回报会影响农业众筹项目融资绩效吗?——来自678个项目的经验数据

    李民;戴永务;张伟;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农业众筹既能有效缓解农产品生产过剩与滞销的问题又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者面临的融资难题,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会计指标及市场指标两个角度,基于众筹网678组农业众筹项目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抽奖回报因素对农业众筹项目融资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奖回报与项目实际筹资(会计指标)之间无显著关系,但与项目支持数(市场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2019年02期 v.37;No.157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哲学研究

  • 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

    柴旭达;薛勇民;

    薛瑄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在以"性"取代"理"作为基础范畴的前提下,发展出以"敬"为核心的工夫架构。在"格物"与"用敬"的关系方面,一方面以"格物"之"识道"作为"用敬"之"入道"的工夫准备,另一方面在认识论层面以"敬察"开拓了"穷理"的内求向度,通过"敬察敬存"的对举代替朱子"格物用敬"的"车之两轮"结构,从而使宋儒的内外工夫在理论上融汇于"敬",这昭显出明初理学向心学过渡的端倪。

    2019年02期 v.37;No.157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历史与过程:马克思与怀特海思维方式的演化

    李海霞;

    马克思的思维方式用"历史"来概括,他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演绎着人与世界的内在关系;怀特海的思维方式可以用"过程"来概括,他把"永恒客体"贯穿于人与世界相内化的过程中,使世界万物由潜在转向实在的生成,这种生成过程演绎着世界万物的内在关系。通过对比研究,不仅对马克思与怀特海思维方式的立论点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019年02期 v.37;No.157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山西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三晋(河东)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政治与法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哲学与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研究等。本刊坚持"开放、创新"的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征稿,优稿优酬;树立刊物的知识创新形象,以刊发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追求,为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和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

    2019年02期 v.37;No.15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