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元凯;范五三;
人的需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的实践活动及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马克思那里,需要原则被指认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关于人追求个人需要的权利、机会与自由的平等分配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人本特质,是“人的现代化”。基于需要的人本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将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手段,将“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社会条件之间的矛盾关系作为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形成了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满足为目标的社会分配维度。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不断完善以需要原则为主导的社会分配,准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社会生产条件”三者关系,准确区分“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差别对待“基础需要”与“发展需要”。
2025年03期 v.43;No.19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梦兰;赵绿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成功走出“并联式”发展的非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该发展路径基于马克思跨越发展的理论条件和外源性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其出场具有历史必然性;它在中国社会的现实进展表现为积极赶超型的现代化,呈现出“两化”同步—“三化”同步—“四化”同步的实践历程,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成功验证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设想的理论,开辟了摆脱依附西方发展的新途径。并且,这种“并联式”发展路径催化了生产力现代化的重大成果——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从而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走向和无限潜能。
2025年03期 v.43;No.194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苗;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倡导与践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内蕴丰富的世界意义。从“解释世界”的维度看,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其“求同存异”的叙事逻辑,总体擘画出人类整体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美好生活图景;从“改变世界”的向度看,全人类共同价值秉持“世界可以被改变”的科学认知,结合人类生存发展及交往需要谋划集体行动方略,有益于美好生活理想在世界范围内的践履;从“共享世界”的视角看,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人类解放的伦理愿景,积极推崇发展成果的全球共享和治理责任的全球共担。
2025年03期 v.43;No.194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银忠;张庆国;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热潮,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担忧。一方面,AIGC的“算法黑箱—算力枷锁”“数据歧视—数据透视”“技术赋权—技术成瘾”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形成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AIGC对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感染力、解释力具有一定的赋能效应。文章认为,要从引导技术向善、夯实技术底座、加强技术规制、提升技术素养四个方面着力,把AIGC嵌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中,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25年03期 v.43;No.194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卫国栋;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Sora作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沿着“重绘世界”的基本路向,根据人机共育、和合共生等内在逻辑,将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动能。Sora可以通过协调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借助语图互转的叙事介质转向与教育范式重塑,在时间与空间中构建新的活动场域,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在机理。推动Sora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遵循“变与恒”“培与适”“前与后”“限与效”等原则,在坚守主线、建构素养、价值引领与问题导向中系统谋划,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
2025年03期 v.43;No.194 39-4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芸芸;
韩炳哲在从规训社会转变为功绩社会的诊断中构建其精神政治理论,他在对新自由主义精神权力进行症候式分析时,试图解构生命政治学的话语范式。精神政治理论具有其时代意蕴,为当下自我优化、网络展示等社会现象的思考提供了契机,但韩炳哲的解构性姿态也使他误读了生命政治学的相关内容。实际上,精神政治与生命政治具有内在深层的逻辑和张力,精神政治作为新自由主义在数字化时期的一种权力技艺,本质上并没有跃出生命政治学的研究框架,并且前者构成了后者的当代延伸。
2025年03期 v.43;No.194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