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习俗与新观念:陕甘宁边区的婚俗“革命”Traditional Customs and New Concept:“Reform”of Marriage Customs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王亚莉;
摘要(Abstract):
陕甘宁边区政府把婚姻制度改革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工作人员在批判以包办买卖婚姻为主的传统婚姻陋俗与倡导男女平等自愿的新式婚姻过程中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新的意识形态和生活观念。其颁行的婚姻法令在民间宣传与执行时的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并存,诸如短期内婚姻彩礼飙升、女性对新婚姻观的曲解、提升婚龄的现实窘境等变化超乎中共想象,而对两性关系的规约及婚姻礼仪的简化又悄然成为新风尚。边区婚姻习俗的政治改造浓缩了妇女生活变迁性、社会性和革命性的特征,折射出中共在战争和革命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婚姻问题的合理解决。
关键词(KeyWords): 陕甘宁边区;婚俗;革命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陕甘宁边区妇女婚姻生活研究”(2018D005)
作者(Authors): 王亚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陕甘宁边区的姊妹妇女救亡工作[J].西北妇女,1938(5):6.
- [2]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选编(1937-1949)[G].内部发行,1982:54.
- [3]中共湘乡市委宣传部,中共湘乡市委党史办.李卓然文集(上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208,157,208,157,208-209.
- [4]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74.
- [5]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妇女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253,254.
- [6]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延川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33.
- [7]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续集)[G].内部发行,1985:472,367-384,370,375,334-335,334-335,472,380.
- [8]萨苏.史客1202·两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03-104.
- [9]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82,982.
- [10]艾绍润,高海深.陕甘宁边区判例案例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80-83,149-150,36-37.
- [11]黄东.抗日根据地婚姻建设述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4-88.
- [12]〔清〕孔繁朴.绥德州志·风俗(卷四)[G].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
- [13]秦燕,岳珑.走出封闭———陕北妇女的婚姻与生育(1900-1949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36,62.
- [14]艾绍润,高海深.陕甘宁边区法律法规汇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228,218. 223,228,218.
- [15]李又宁,张玉法.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下册)[G].台北: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5:724.
- [16]〔美〕丛小平.左润诉王银锁: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婚姻与国家建构[J].开放时代,2009(10):62-79.
- [17]陕甘宁三省区妇联.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大事记述[G].内部发行,1987:50.
- [18]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富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88.
- [19]石澜.我与舒同四十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53,91.
- [20]陈学昭.延安访问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252-253,253.
- [21]汪世荣.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7-1949)[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97.
- [22]枫叶.妇女运动与抗战救国[J].战时妇女(“三八”纪念特刊),1941(10):16.
- [23]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437.
- [24]陕甘宁边区妇联会.妇女工作通讯[G].内部资料,1948:17-18.
- [25]镇川市第七乡妇女工作试办总结(1948年8月29日)[A].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档案,档案号:G005-G09-008-005-001.
- [26]吴堡县志编纂委员会.吴堡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61,761.
- [27]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民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580,578.
- [28]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1918-1949)(第一册)[G].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326.
- [29]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婚姻问题讲话[M].西安:西北人民出版社,1953:10.
- [30]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G].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655,708.
- [31]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N].解放日报,1946-06-04(2).
- [32]圪衕坬村妇女婚姻问题的变迁[A].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46,案卷号14.
- [33]清涧店区三乡苏塔村妇女婚龄调查统计[A].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46,案卷号11.
- [34]子洲、清涧妇女结婚年龄调查[A].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46,案卷号11.
- [35]李小江.主流与边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70.
- [36]清涧两个乡调查资料———抗属婚姻问题[A].陕西省档案馆档案,全宗号15,案卷号33.
- [37]杨明芳,清涧县志编纂委员会.清涧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689.
- [38]韩君玲.中华民国法规大全(1912-1949)(第10卷)[G].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73.
- [39]三边参议员、政府委员座谈———改革民间婚丧礼节[N].解放日报,1944-09-10(2).
- [40]定边县志编纂委员会.定边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962.
- [41]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九编(人民生活)[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38.
- (1)如岳珑、秦燕的《论陕甘宁边区婚俗改革与妇女地位的转变》(《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秦燕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家庭变革》(《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3期),杨柳的《婚姻、革命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法实践》(《中国乡村研究》2013年第10辑),丛小平的《左润诉王银锁---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婚姻与国家建构》(《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