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精神及其塑造和弘扬On the Spirit of the City and Its Modeling and Promotion
陈柳钦;
摘要(Abstract):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根本价值追求。城市精神具有历史性和传承性特征,是一种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张扬城市个性的异质性特征。城市精神有五大功能: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和约束功能。城市精神的塑造和弘扬的基本途径在于:科学把握城市精神的提炼原则,强调化育城市精神,大力加强城市公民意识的培育,加快城市法治化的步伐,强化城市精神的时空意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加强城市形象建设,等等。
关键词(KeyWords): 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城市文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陈柳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美]R.E.帕克,E.W.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2.
- [2]Mark Davidson.Uncommon Sense:the Life and Thoughtsof Ludwig von Bertalanffy,Father of General SystemsTheory[M].Los Angeles:J.P.Tarcher,Inc,1983.85.
- [3]列宁.列宁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64.
- [4]Oswald Spengler.The Decline of the West:Form andActuality,Charles Francis Atkinson translated[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26.86-88.
- [5]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007,(10):4-5.
- [6]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J].江汉论坛,2004,(8):126-128.
- [7]冷观.城市精神与城市现代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3,(4):27-29,43.
- [8]王传庆,时美英.关于城市精神的哲学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3-4.
- [9]朱广黔.对城市精神构建的理性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09,(2):34-38.
- [10]方世南,田芝健.城市精神: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以苏州城市精神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11.
- [11]张景秋.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规划中的辩证统一[J].规划师,2008,(11):10-13.
- [12]熊月之.上海城市精神述论[J].史林,2003,(5):1-12.
- [13]蒯大申.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精神[J].群文世界,2003,(4):4-6.
-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8.
- [15]金碧华.论城市精神塑造与城市法治化的内在互动关系[J].唐都学刊,2006,(2):98-102.
- [16]王廷信.城市精神、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软实力[J].艺术百家,20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