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的两个把握维度——实践关系与认识关系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的解读Grasping Value Nature of the Kernel Value's System of Socialism from Two Important Dimensions——Interpret Value Essence of Kernel Value of Socialism on the Horizon of Practical Relation and Cognitive Relation
周家荣;
摘要(Abstract):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关系促使客体按照主体愿望而满足主体的效应。因而,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两个维度出发,能够深刻把握价值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两个维度中深刻体现了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根本特性。
关键词(KeyWord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实践关系;认识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2007年重大项目(07A009S)
作者(Authors): 周家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玉.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
- [2]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3-66.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9-410.
- [4]冯平.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2002,(5):7-14.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 [6]李长春.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J].思想工作,2007,(1):4-5.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
- [8]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3-6.
- [9]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4.
- [10]夏甄陶.认识发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3-494,491.
- [11]马克思恩格恩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