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视域下侵害网络流量问题研究A Study of Network Traffic Infrin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
谭宇;
摘要(Abstract):
信息时代网络流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侵害网络流量的行为也日渐增多,因此对网络流量的保护亟待加强。网络流量是一种财物、虚拟财产,它可能成为犯罪对象,刑法应将其纳入规制范围,而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对侵害网络流量的行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定其罪名。
关键词(KeyWords): 网络流量;虚拟财产;盗窃流量;劫持流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谭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茸.长沙律师告中移动一审败诉法院:应当知晓包月流量定义[EB/OL].[2014-02-21].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society/u7ai802091_K4.html.
- [2]洪克非.湖南消费者诉长沙移动二审败诉引争议[N].中国青年报,2014-11-26(3).
- [3]陈开琦.犯罪对象的二元结构论[J].法学评论,2009(6):45-52.
- [4]赵文胜,梁根林,曲新久,等.盗窃“流量包”等虚拟财产如何适用法律[J].人民检察,2014(4):41-46.
- [5]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9-101.
- [6]张明楷.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J].中国检察官,2015(11):12-25.
- [7]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46.
- [8]姚珂,曲赛男.盗取网络游戏币不宜认定为盗窃罪[J].中国检察官,2015(24):3-6.
- [9]张明楷.刑法学:第3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834.
- [10]王利明.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51.
- [11]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第3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43.
- [12]侯国云.论网络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不当性——让虚拟财产永远待在虚拟世界[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33-40.
- [13]朱闯,夏冰.互联网宽带和流量不宜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J].人民司法,2011(18):55-57.
- [14]梁志波,范秀娜.“蹭网”行为的法律解说与救济[J].人民论坛,2011(20):100-101.
- [15]铁生.流量劫持能有多大危害?[J].计算机与网络,2014(8):48-51.
- [16]张智全.流量劫持入刑彰显样本意义[N].法制日报,2015-11-13(7).
- (1)参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14)二中刑终字第515号。
- (1)参见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9)中区刑初字第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