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的形成On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Alliance in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高明;夏玲玲;
摘要(Abstract):
基于对技术制约因素的分析,从产业技术联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形成的模式、动力、运行机制等;认为构建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应采取政府引导模式,联盟机制应包括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开放发展、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并且政府对联盟运行应实施引导、激励、保障和协调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大气污染防治产业;产业技术联盟;政府引导模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技术路线图导向的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与稳定性研究”(2014A035);; 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与升级路径研究”(2015R01010099)
作者(Authors): 高明;夏玲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明,黄清煌.基于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分析[J].理论学刊,2014(4):49-54.
- [2]黄振中.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26(2):30-34.
- [3]孙克勤,徐海涛,沈凯,等.电力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的反思与模式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6):91-95.
- [4]陈宝明.产业技术联盟:性质、作用与政府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07,7(6):34-37.
- [5]胡大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08.
- [6]马永红,王丽丽,王展昭.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1,11(8):90-94.
- [7]冯海红,王胜光.产业技术联盟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