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v.31;No.124(05) 46-49+6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马克思“异化”语境下公民价值观异变解读:表现·归因·实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代启示
An Interpretation of Civic Values Mut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Marx's “Alienation”:Performance,Attribution,Practice——Modern Inspiration of Marx's 188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姜国峰;李敏;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强调人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存在者,真实主体性是其本真表现,对人的发展历程进行人为分割并不违背于人的本真,社会成员理应遵循这种规律,但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活动发生分裂,出现多种价值观态势。建立在马克思异化语境下关于公民价值观态势表现的反思,是剖析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性、探究社会成员存在现实问题根源的需要。

关键词(KeyWords): 异化理论;价值观;异变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2年云南省社科院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态势研究”;; 2012年保山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保山学院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价值观态势研究”(12B022KY);; 2013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Web2.0语境下基于虚拟人际互动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生成性研究”(2013Y046)

作者(Authors): 姜国峰;李敏;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