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市民社会思想与启示Thought and Inspiration of the Civic Society in the Marxist Context
苏映宇;
摘要(Abstract):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市民社会思想扬弃了旧式的唯物主义,从抽象上升为具体,辩证剖析了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关系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诠释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反映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应然关系,体现了其唯物史观的成熟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蜕变,对构建新型城镇化市民社会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马克思;城镇化;市民社会;文本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苏映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共第十八届三中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 [2]杨云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简述[J].学理论,2011(7):84-85.
- [3]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兼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92-97.
- [4]何颖,王首婧.《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二重性及关系阐释[J].北方经贸,2009(12):9-10.
-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8]刘长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中“市民社会”解读的探讨[J].社科纵横,2010(11):118-120.
- [9]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11]李佃来.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两种逻辑[J].哲学研究,201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