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污染环境罪之处罚扩张问题研究——以危险行为犯罪化为视角A Study of the Punishment Expans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rime in the Risk Socie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riminalization of Dangerous Act
张洪成;苏恩明;
摘要(Abstract):
我国刑法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结果本位"的传统立法观念严重制约了对当前环境风险的防范及其有效治理,难以对污染环境危险行为做出有效规制。顺应"犯罪化"、"处罚早期化"等国际刑事立法潮流,学习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认为我国刑法应当对污染环境罪进行扩张处罚,将污染环境危险行为犯罪化,即在《刑法》第338条的基础上增设污染环境罪危险犯的基本犯罪形态,实现刑法对环境污染防控的前置保护。
关键词(KeyWords): 风险社会;污染环境罪;危险犯;犯罪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Q2014D02);;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4167)
作者(Authors): 张洪成;苏恩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日]原田尚彦.环境法[M].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 [2]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5-03-17].人民网.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 [4]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3年)[EB/OL].[2015-03-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
- [5]郄建荣.去年涉嫌环境犯罪移送案件数量大增以污染环境罪抓捕186人判决109件[N].法制日报,2014-06-13(006).
- [6]冯军.污染环境罪若干问题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9-21.
- [7]叶良芳.“零容忍”下环境污染犯罪的司法适用[J].人民司法,2014(18):9-13.
- [8]林芳惠.污染环境罪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93-99.
- [9]张明楷.简评近年来的刑事司法解释[J].清华法学,2014(1):5-26.
- [10]闫歌.在污染环境罪中设置具体危险犯的必要性[J].宜宾学院学报,2014(8):72-76.
- [11]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76-277.
- [12]陈英慧,关凤荣.中日环境犯罪问题比较[J].河北法学,2009(12):42-45.
- [13][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M].丛选功,徐道礼,孟静宜,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5.
- [14]贾学胜.美国对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0-68.
- [15]陈瑜华,王建明.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1-75.
- [16]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26-140.
- [17]钱小平.环境刑法立法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借鉴[J].政治与法律,2014(3):130-141.
- [18]董邦俊.环境法与环境刑法衔接问题思考[J].法学论坛,2014(3):128-133.
- [19][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