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语境中的“生活”辨析The Discrimination of “Life”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fe Aesthetics
刘玉梅;
摘要(Abstract):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界开始关注"生活美学"。2000年以前的"生活美学"研究美在生活中的存在领域;2000年以后的"生活美学"把"生活"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并把"美的活动"定位在两者之间。这些研究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美学"的基本问题——"美"与"生活"之关系。引入马克思的"类生活"观可以发现,"美"乃"生活"应有之义,人类自由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充满乐趣的生命活动就是"美"的"生活"。
关键词(KeyWords): 生活美学;“日常生活”;“类生活”;“美”的“生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玉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世常.生活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2):131-132.
- [2]傅其三.生活美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1.
- [3]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189.
- [4]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3):12-20.
- [5]张未民.回家的路生活的心——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J].文艺争鸣,2010(11):48-55.
- [6]朱光潜.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1963(4):37-45.
- [7]杨恩寰.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兼与蔡仪同志商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73-82.
-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95-97.
- [9]杨景祥.论马克思的“生活观”——兼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42-47.
- [10][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