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的涵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The Conotation of Green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丁刚;陈奇玲;
摘要(Abstract):
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遭到质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为理论界所普遍倡导。文章回顾了世界性的三次绿色浪潮,梳理了绿色经济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对绿色经济的五种解读,界定了绿色经济的涵义;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三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依托,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较为客观真实的评价。
关键词(KeyWords): 绿色浪潮;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空间关联模式与溢出效应研究”(12YJC790030)
作者(Authors): 丁刚;陈奇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世界环境,2008,22(5):41-42.
- [2]皮尔斯.绿色经济的蓝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9-115.
- [3]Harold J.Barnett,Chandler Morse.Scarcity and growth[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3:39-58.
- [4]刘国光.云南建设经济强省的几点思考[J].生态经济,2000(2):56-76.
- [5]刘思华.绿色经济导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38-42.
- [6]David William Pearce,Seema Puroshothaman[D].Chicap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uroshanlan.Protecting Biologial Diversic:the economit Value of Pharmaceutical Plonts,1992:92-127.
- [7]余春祥.绿色经济与云南绿色产业战略选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 [8]邹进泰,熊维明.绿色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65-78.
- [9]高玉枝.浅谈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J].网友世界,2012(13):26-27.
- [10]夏光.“绿色经济”新解[J].环境保护,2010(7):9-10.
- [11]李向前,曾莺.绿色经济[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55-76.
- [12]赵斌.关于绿色经济理论的新思维[J].生产力研究,2006(5):5-6.
- [13]张兵生.绿色经济学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46-76.
- [14]诸大建.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41-42.
- [15]余春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讨,2003(12):92-95.
- [16]张小刚.长株潭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0(9):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