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37;No.158(03) 29-3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Analysis of the Governance of Crimes Against Personal Information from Economic Perspective

叶小琴;赵忠东;

摘要(Abstract):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治理呈现法律逐步完善与犯罪持续高发的巨大反差。采用经济学模型对650份侵犯个人信息罪刑事判决书的分析表明,犯罪治理的司法效果欠佳。具体表现为:犯罪黑数大且风险偏低;刑罚适用偏轻且犯罪成本低;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犯罪的成功率高且收益大。因此应当调整治理策略,强化预防刑在配刑与量刑中的比重,增加犯罪成本,并建立"堵源、截流、断需"纵向治理体系以提高犯罪风险。

关键词(KeyWords): 侵犯个人信息罪;经济分析;犯罪风险;犯罪成本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基于动态可识别性的公民个人信息权刑法保护范围研究”(18SFB2017)

作者(Authors): 叶小琴;赵忠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