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利益保全原理下正当防卫的基本问题Fundamental Issues of Justifiable Defense under the Principle of Personal Interest Preservation
路正;
摘要(Abstract):
个人利益保全原理贯穿于正当防卫的制度建立、行使方式和防卫过当的判断与处理过程中。法益衡量是正当防卫赋权事由本质的结果而非原因。在防卫权行使条件上,应以存在利益需要保全的场合为必要;在防卫权行使方式上,应遵循禁止滥用权利原则和社会团结义务;在防卫权行使限度判断上,应结合个人利益保全的目标对"必需说"具体分析。为保全个人或他人利益的防卫意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犯罪故意,防卫过当仅应处罚部分故意滥用权利、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关键词(KeyWords): 正当防卫;个人利益保全;权利滥用;退避义务;社会团结义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16ZDA061)
作者(Authors): 路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欧阳本祺.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2013(5):119-127.
- [2] 劳东燕.防卫过当的认定与结果——无价值论的不足[J].中外法学,2015(5):1324-1348.
- [3] 王剑波.正当防卫正当化的根据及其展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97.
- [4]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5.
- [5] 马乐.“不退让法”与我国正当防卫条款中的“必要限度”[J].政法论丛,2019(5):69-79.
- [6] 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66.
- [7] 陈兴良.正当防卫论[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5.
- [8] 陈璇.正当防卫中的“误判特权”及其边界[J].中国法学,2019(2):48-72.
- [9] 王钢.法秩序维护说之思辨——兼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J].比较法研究,2018(6):101-119.
- [10] 赵秉志.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90.
- [11] 苏惠渔.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105.
- [12] 刘宪权.刑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75.
- [13] 陈璇.侵害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论[J].法学研究,2015(3):120-138.
- [14] 山口厚,王昭武.正当防卫论[J].法学,2015(11):80-87.
- [15] 张明楷.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运用——对二元论的批判性考察[J].环球法律评论,2018(2):51-76.
- [16] 冯军.防卫过当:性质、成立要件与考察方法[J].法学,2019(1):22-36.
- [17] 黎宏.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J].法学,2019(2):26-41.
- [18] 林钰雄.新刑法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2,194,191.
- [19] 王晖.法律中的团结观与基本义务[J].清华法学,2015(3):5-17.
- [20] 王钢.正当防卫的正当性依据及其限度[J].中外法学,2018(6):1589-1613.
- [21] 刘斌.“契约团结”的法理疏释:面向主体化时代[J].北方法学,2015(1):141-151.
- [22] 周光权.正当防卫的司法异化与纠偏思路[J].法学评论,2017(5):1-17.
- [23] 陈璇.正当防卫、维稳优先与结果导向——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为契机展开的法理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8(3):75-90.
- [24] 储陈城.防卫过当判断中“行为限度单独标准”的证成——基于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交叉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4):125-138.
- [25] 张明楷.刑法学[M].5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212,211,258.
- [26]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10.
- [27] 曾宪信,江任天,朱继良.犯罪论构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133.
- [28] 邹兵建.正当防卫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法教义学研究[J].法学,2018(11):13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