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v.39;No.172(05) 24-3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纳税失信的生发机理与矫正路径——基于国家税务总局“税收黑名单”的实证分析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Correcting Path of Tax Untrustworthiness——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ax Blacklist” from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闫晴;胡友东;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栏公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可知,失信纳税人中法人及其他组织占绝大多数,各省失信纳税人数量不均,虚开发票为纳税失信的主要形态,而在对纳税失信人的处理结果中,移送司法机关的做法占大多数。纳税失信是税收征管领域的常见现象,其形成原因在于税负确定层面定税与减税的双重失衡、征管层面税务机关的单方主导、理念层面税收遵从的多方违背。矫正纳税失信行为需在尊重人性、税收衡平、税收法定理论的指引下提升失信纳税人确定制度的合理性,扩展纳税失信惩戒措施的适用范围,强化纳税失信惩戒领域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优化纳税信用修复制度的运行程序并完善纳税人信用行为监督制度。

关键词(KeyWords): 纳税失信;矫正;税收黑名单;信用修复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税收环境优化的政府协同法律机制研究”(20YJC820056);;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社科普及项目“长三角社科知识普及平台一体化建设的政府协同机制研究”(2020CX233);; 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专项“安徽省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202006f01050064)

作者(Authors): 闫晴;胡友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