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晋升压力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城市数据的证据Government Officials' Promotion Pressure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the Data of City Officials in China
张小倩;李勇刚;
摘要(Abstract):
利用1999—201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市级官员晋升的微观数据与城市的匹配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晋升压力引发地方官员偏向性的产业选择和公共财政支出偏好,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官员晋升压力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发展,但对第三产业则产生抑制作用;官员晋升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内部的转型升级;政治会议周期强化了官员晋升压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官员晋升;产业结构升级;地方官员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三角城市群房价分化的制造业空间集聚效应研究”(1808085MG218);; 国家社会科会基金青年项目“支付能力、居住选择与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研究”(14CJY028);;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ACYC2016088)
作者(Authors): 张小倩;李勇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4):75-108.
- [2]杨海生,陈少凌,罗党论,等.政策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地方官员变更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4(9):13-28.
- [3]姚洋,张牧扬.官员绩效与晋升锦标赛——来自城市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3(1):137-150.
- [4]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33-40.
- [5]LI H,ZHOU LA.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9):1743-1762.
- [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 [7]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11):91-103.
- [8]HOOGHE M.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corruption,social trust and in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Acta Politica,2012(3):317-320.
- [9]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7(5):19-31.
- [10]郭玉清,何杨,李龙.救助预期、公共池激励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大国治理[J].经济研究,2016(3):81-95.
- [11]蒲丹琳,王善平.官员晋升激励、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J].会计研究,2014(5):88-93.
- [12]陈菁,李建发.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基于城投债视角的省级面板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5(1):61-67.
- [1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1(1):1-32.
- [14]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3):4-12.
- [15]闫威,党文珊.区域产业投资策略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锦标赛机制的视角[J].产经评论,2014(6):63-71.
- [16]陶然,袁飞,曹广忠.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15-27.
- [17]陈志勇,陈莉莉.财政体制变迁、“土地财政”与产业结构调整[J].财政研究,2011(11):7-11.
- [18]宋凌云,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引领产业结构变动[J].经济学(季刊),2013(1):71-92.
- [19]黄亮雄,王贤彬,刘淑琳,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互动——横向省际竞争和纵向地方跟进[J].中国工业经济,2015(8):82-97.
- [20]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47-61.
- [21]曹春方,马连福,沈小秀.财政压力、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J].经济学(季刊),2014(4):1415-1436.
- [22]朱英姿,许丹.官员晋升压力、金融市场化与房价增长[J].金融研究,2013(1):65-78.
- (1)按照服务对象角度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35 个大中城市包括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大连、上海、济南、青岛、南京、宁波、杭州、福州、厦门、广州、深圳和海口等16个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太原、南昌、合肥、长沙、武汉、郑州、哈尔滨、长春、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南宁、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等19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