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游戏—空间:论海德格尔后期存在思想的结构Time-Games-Space:On the Structure of Heidegger's Later Thought of Being
苏振甲;
摘要(Abstract):
时间—游戏—空间的基本结构性表达体现了海德格尔本人后期关于存在意义在原初状态的绽放之思。将存在引向基于时间—空间的游戏开放状态,就是要把存在与时间—空间表达为相互归属的统一,进而在游戏的语言中达乎存在之真理。时间—空间不同于时空,它是一种与存在共属一体的未分状态,在这种未分状态中,游戏作为存在的游戏就是世界游戏,就是天地人神四个世界共同的游戏,存在作为游戏之发生就是回归到本真状态。
关键词(KeyWords):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思想;时间—游戏—空间;形而上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苏振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德]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6,239,210.
- [2][德]马丁·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4.
- [3][德]马丁·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90.
- [4][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M].臧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05,211.
- [5][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26,128.
- [6][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72.
- [7][德]马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5.
- [8][美]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M].潘德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09.
- [9][德]马丁·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64,147,396.
- [10][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56,248.
- [11][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40.
- [12]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8.
- [13][德]马丁·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02,403,526,529.
- [1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30.
- [15]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3.
- [16][美]瓦莱加·诺伊.海德格尔《哲学献文》[M].李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2.
- [17][德]马丁·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2,116,124.
- [1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