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因隐私权的法律缺位——兼评《民法典》第1009条的基因权利保护The Absence of Law on Genetic Privacy in China——Also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Genetic Right in Article 1009 of Civil Code
王子珍;
摘要(Abstract):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第1009条首次回应了基因技术热点问题,具有重大前沿价值,但仍应深刻检视基因隐私权的法律缺位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因隐私权的保障路径:首先明确立法表述,确认法定地位;其次对权利进行主体限缩、客体确认和内容具体化;最后形成以私法保护为主、辅之公法救济手段的初步保障框架,以深化我国在基因技术时代对私主体隐私权的关切意识,将隐私权的保障细化至基因技术层面。
关键词(KeyWords): 基因隐私;法律缺位;《民法典》;权利保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枫桥经验’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及实施路径研究”(19BFX011)
作者(Authors): 王子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财新健康.“基因编辑”技术检测新冠病毒,获美国紧急授权[DB/OL].(2020-05-10)[2021-05-07].https://new.qq.com/omn/20200510/20200510A06WRS00.html.
- [2] 朱景文.法社会学[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3.
- [3] CHARATAN FB.New Jersey passes genetic privacy bill[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6,313(7049):71.
- [4] 刘大洪.基因技术与隐私权的保护[J].中国法学,2002(6):74-81.
- [5] 王康.基因权的私法证成和价值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5):57-66.
- [6] 王康.基因权的私法规范:背景、原则与体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6):59-70.
- [7] G T.LAURIE.Challenging medical legal norms:The role of autonomy,confidentiality,and privacy in protecting individual and familial group rights in genetic information[J].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2002,22(1):1-54.
- [8] 张小罗.基因权利初论[J].法学评论,2010(3):88-92.
- [9] 李文,王坤.基因隐私及基因隐私权的民事法律保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79-183.
- [10] Genetic Privacy Laws [DB/OL].(2010-11-08)[2021-07-05].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c0154e9483b5a82e61dae3d7f652a0a3.
- [11] 张宏.基因隐私权的法学思考[J].河北法学,2006(9):151-154.
- [12] News in brief.Bill promises genetic privacy for US citizens[J].Nature,2003(423):472.
- [13] 冼志勇.公民基因隐私权的司法保护研究——以2010年基因歧视案为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6-100.
- [14] BOTKIN JR.Protecting the privacy of family members in survey and pedigree research[J].JAMA,2001(285):207-211.
- [15] 姜柏生.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法律控制[J].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2006(3):56-58.
- [16] Working towards ethical management of genetic testing [DB/OL].[2021-07-05].https://www.doc88.com/p-6661230612560.html?r=1.
- [17] 秦天宝,虞楚箫.基因隐私的法律保护限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5(9):136-142.
- [18] 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1):108-120.
- [19] 沈秀芹.人体基因科技立法规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133.
- [20] 李永军.论《民法总则》中个人隐私与信息的“二元制”保护及请求权基础[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3):10-21.
- [21] 石佳友,庞伟伟.人体基因编辑活动的民法规制:以《民法典》第1009条的适用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39-50.
- [22] RONALD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Law and Economics,1960(3):8.
- [23] 王康.位格伦理视角下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J].北方论丛,2009(6):149-151.
- [24] 王康.基因权的私法规范[D].上海:复旦大学,2012:61.
- [25] [加]L.W.萨姆纳.权利的道德基础[M].李茂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2,59.
- [26] 程啸.我国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J].人民法院报,2020(5):2.
- [27] 范进学.权利概念论[J].中国法学,2003(2):15-22.
- (1)参见北大法宝,【法宝引证码】CLI.CR.45932006.
- (2)《民法总则》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 (3)《民法总则》第109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5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 (5)具体指上文论及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规则》《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0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1032—1035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相关条文规则。第1038条—第1039条: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条文规则。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3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16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994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 (8)根据卡拉布雷西(Guido Calabresi) 和梅拉米德(Douglas Melamed)的法律经济学规则框架理论,管制规则是指设置法定条件严格限制特定法益的交易;禁易规则是指禁止一切自愿或非自愿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