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历史与现实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ang'e Flew to the Moon
任振河;
摘要(Abstract):
嫦娥,又名常娥、常仪,山西蒲州人,舜帝外孙女。"嫦娥奔月"是因丈夫后羿贪色移情、骄横暴虐,经多次劝谏无效后,嫦娥负气窃食不死药而离家出走,飞奔广寒宫求仙的神话传说。展现了父系社会妇女被歧视被轻薄致使夫妻失之和谐,发生分裂;折射出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攀登月球理想的追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八月十五为中秋,中华儿女共婵娟,成为我国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
关键词(KeyWords): 嫦娥奔月;舜帝;后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任振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J].诗刊,1976,(1):1.
-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246.
- [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刊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91,92,70.
- [4]毛泽东诗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 ①羿与后羿是否一人?学者意见历来各异。屈原、汉孔安国、唐颜师古,以及鲁迅,《辞海》、《辞源》等书都认为是一人。而茅盾、朱芳圃、袁珂则认为是两人。笔者认为羿和后羿都不是具体姓名,而是善射的弓箭手。羿与后羿是先后之分,而不是父子之别。他们射日射怪兽等是古人与自然斗争的反映,并非某一人的作为。有穷后羿虽是一个具体的人,但不是他的真实姓名。史料有的说“妘姓,不知何名”。《史记·夏本纪》引《帝王世纪》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掌射正”,即掌籍射箭的官职。“司射”,即主持掌握射箭的人。一说夏代君主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夔、后羿等的“后”均君长之意。
- ①常阳,古村落名。位居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南妫水北岸,“舜居妫汭”西南三里外今铁头村附近,今不存。“常阳”,即《墨子·尚贤下》曰:“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雷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中之“常阳”。《尚书·尧典》曰:帝尧“厘降二女(羲和、常羲)于妫汭,嫔于虞”。《史记·五帝本纪》曰:“舜居妫汭”。常羲之女娵訾嫁于常阳。传说常阳之常氏,是黄帝的贤臣常先的后代。
- ②河伯,即冯夷,亦作“冰夷”、“无夷”。黄河水神,亦称河神。陸德明音义引《清泠传》云:“(冯夷)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又《楚辞·九歌·河伯》洪兴祖补注引《抱朴子·释鬼》云:“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卜辞尚有“河妾”一语,疑当时河神已有娶妻纳妾传说,此河伯娶妇恶俗所起之由。总之,河伯乃黄河水神,自殷商而降,至于周末,为人所奉祀,位望隆崇。
- ②蟾蜍耳后腺的白色分泌物可入药,功能是解毒消肿;据说还有改变人们意识的作用,可能是意味复活与再生;还有防腐剂作用。蟾蜍与其他成分制的并非长生不死药,参见(德)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此蟾蜍指月的象征,又是月的精灵。
- ①西河,即尧舜之京都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遗址)西。西的方位是以京都为准,河(古代黄河的专称)在京都西,故称为“西河”。《辞海》“西河”条目曰:“古称西部地区南北流向的黄河为西河”。文中的“西河”实指蒲坂城的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