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研究述论On Judicial Activism Researches
高冠宇;
摘要(Abstract):
结构-功能和过程-事件是能动司法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视角。其中,结构-功能视角在社会层面凸显了司法与社会的关联,强调能动司法是对社会需要的回应,从而构成社会塑造的产物;而过程-事件视角则在国家层面将能动司法作为一种治理技术和策略,从而推进了国家的治理。这两种视角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司法本身的合法性问题,因此基于合法性视角的思考或许有助于能动司法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关键词(KeyWords): 能动司法;结构-功能;过程-事件;合法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632020201)
作者(Authors): 高冠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63.
- [2]叶启政.制度化的社会逻辑[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37-38.
- [3]马姝.论功能主义思想之于西方法社会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法学,2008(2):34-38.
- [4]汪庆华.政治中的司法:中国行政诉讼法的法律社会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6-67.
- [5]吴英姿.转型社会中法官的角色紧张与角色认同[M]//王亚新.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61.
- [6]胡桥.能动司法:政治愿景与司法挑战[J].浙江社会科学,2010(10):25-30.
- [7]郑戈.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62-63.
- [8]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农村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M]//谢立中.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39-140.
- [9]赵晓力.关系/事件、行动策略和法律叙事[M]//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 [10]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15-216.
- [11]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91.
- [12]李猛.“法律与社会”导言[M]//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13]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14]沈岿.公法变迁与合法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4.
- [15]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104-127.
- [16]刘思达.法律移植与合法性冲突——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基层司法[J].社会学研究,2005(3):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