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社会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审美转向The Aesthetic Tran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of Western Modernism in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周博文;
摘要(Abstract):
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精神文明带来的危机,不只是外在环境的急剧变迁,技术功利性目的在改变社会结构和人类交往方式之时,也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属于它的精神烙印。现代主义作家基于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隐忧与灾难,先锋式地捕捉了技术异化下的社会情绪,反映在现代主义文学文本中,突出表现了技术异化下人类生存的窘况,揭示了人类生活的真实情状与境遇,并通过文字试图重塑人类的主体性与判断力。
关键词(KeyWords): 现代主义文学;技术社会;审美转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周博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望衡.科技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62-165.
- [2]滕守尧.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73.
-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7-81.
- [4]王国维,蔡元培.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17.
- [5]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71-366.
- [6]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7-43.
- [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79-184.
- [8]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