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阮籍“孤露”心态与其诗文创作之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an Ji's Orphan Attitude and His Literary Creation
郑伟;
摘要(Abstract):
阮籍幼年的"孤露"心态,与他崇敬女性的态度以及对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依恋和背离具有潜在的一致性,其诗文创作中所体现的对儒、道文化的徘徊无适也与此有关。正是幼年"孤露"身世的独特性,造就了阮籍潜在的女性眷恋心迹。阮籍成长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促使了他依恋而又背离的"孤露"心态的形成———不即不离。这种"孤露"心态贯穿于阮籍成年后的政治态度、玄学思考与文学创作之中。
关键词(KeyWords): 阮籍;“孤露”心态;女性崇敬;政治游移;文化徘徊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郑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②苏联文学家帕斯捷尔纳克1926年与里尔克通信,参见卢敦基等编《孤独的慰藉———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眸》,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75页。
- ①德国田立克(Paul Tillich)认为,生命的有限性以及疏离感是人生最大的两个负面因素,参见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2006年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出版,第278页。
- [1]王澍.“孤露”现象与竹林七贤[J].理论月刊,2003(5):102-103.
- [2]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 [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4]萧统.文选[Z].北京:中华书局,1977.
- [5]陈玉平.孤儿角色与成年仪式[J].民族文学研究,1996(4):48-51.
- [6]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 [7]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 [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 [9]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 [10]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 [11]萧涤非.读诗三札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 [13][美]鲁尼.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03.
- [14]韩传达.阮籍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1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