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探析——基于发展哲学的视角The Logical Clu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Treatises on Rural Vitaliz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Philosophy
穆军全;杜馨儿;
摘要(Abstract):
发展哲学是“发展学”与“哲学”相融合的学科,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的重要分支,处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高层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乡村发展为了谁、乡村发展中须理顺哪些关系及如何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等根本问题。以发展哲学这一理论视角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审视其中的发展逻辑和发展思维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
关键词(KeyWords): 习近平;乡村振兴;发展哲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嵌入与协同:国家自主性视域下精准扶贫的嵌入机制间关系研究”(18YJC810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互嵌与吸纳:政党统合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机制间关系研究”(2452021197)
作者(Authors): 穆军全;杜馨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邱耕田.发展哲学的五大前沿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29-37.
-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 [3] 卢俞成.“好发展”与美好生活: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的价值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21(5):31-38.
- [4] 陈野,王平.历史站位与全局关切: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J].浙江学刊,2018(6):22-32.
- [5] 曹立.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5):55-58.
- [6]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77.
- [7] 李维意,刘文敏.马克思的发展哲学十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7-22.
- [8]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46.
- [9] 王浦劬,汤彬.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与功能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9(9):4-24.
- [10] 陈晓宏.“党建引领文创”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以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6):63-70.
- [11] 李怀瑞,邓国胜.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四个个案的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21(5):15-22.
- [12]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3-0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3/06/c_1125674682.html.
- [13] 曹立.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5):55-58.
- [14] 成长春.“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J].红旗文稿,2021(5):32-35.
- [15] 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9):4-16.
- [16]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5-23,154-155.
- [1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 [18] 张慧鹏.毛泽东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6):185-192.
- [19] 彭晓伟,林伯海.邓小平的城乡互动思想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9(4):101-105.
- [20] 朱启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5):33-37.
- [21] 王振坡,韩祁祺,王丽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9):3-11.
- [22] 许经勇.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学习论坛,2020(1):32-37.
- [23] 黄志亮.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论[J].中国经济问题,2021(1):5-16.
- [24] 金东日.论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14(5):72-80.
- [25] 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4):637-650.
- [26] 丰子义.面向新时代的发展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