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春节跳火民俗研究——以河津清涧镇为例The Study on the "Tiaohuo"Custom in Hejin Town,Shanxi Province——To Hejin Qingjian Town,for Example
卢晓娜;
摘要(Abstract):
河津跳火民俗事项历史悠久,属拜火遗风。与我国其他地域的春节火民俗相比较,河津跳火的特点是:过程简洁、目的明确、材料单一、社区内化,并衍生出特殊的柏柴经济。跳火民俗的功能已由原始的驱鬼除疫逐渐变为当下的娱乐家众。
关键词(KeyWords): 河津;跳火;火崇拜;柏柴;除疫祈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卢晓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河津市志编纂委员会.河津市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 [2]河津市志办.河津县志:清光绪五年校注本[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94-95.
-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 [4]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 ②林美容先生曾提出过“祭祀圈”和“信仰圈”的概念:“……祭祀权威地方居民之义务性的宗教组织。另一种群体性的民间信仰,其组织形态与祭祀圈大异其趣,为某一区域范围内,以某一神明和其分身为信仰中心的信徒之志愿性的宗教组织,笔者名之曰信仰圈。”参见林美容《彰化妈祖信仰圈》,载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68期。笔者在此将此概念外延,不再仅仅局限于神明信仰,而是延伸为以同一民俗事项为中心的志愿性的社区组织,此组织具有很强的世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