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宝卷的刊刻与传播Print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Journey to the West Baojuan
车瑞;
摘要(Abstract):
西游宝卷的刊刻是一个由上至下的过程,经历了皇室贵族到民间大众的下延,其中手抄本、官刻本、坊刻本同时存在。西游宝卷刊刻受到佛教典籍的影响又带有民间世俗化的特点,装帧与版画兼具儒、佛、道的风格,造型独特,意蕴深远,增加了宝卷的神秘性和仪式感。宝卷从募捐集资到开板印刷,再到销售分发有着特殊的传播途径,具体表现在商品价值与宗教价值兼备,公益性与盈利性并举。西游宝卷拓展了《西游记》的传播领域,也是西游出版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KeyWords): 《西游记》;西游宝卷;刊刻;传播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民间宝卷与《西游记》研究”(GD20XZW09)
作者(Authors): 车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倪莉,丁春华.古代戏曲典籍刊刻及其私人戏曲收藏研究[J].文献学,2014(6):49-53.
- [2] 车锡伦.中国宝卷文献的几个问题[J].文献,1998(1):232.
- [3] 程国赋.明代坊刊小说稿源研究[J].文学评论,2007(3):92-100.
- [4] 郭腊梅.苏州戏曲博物馆藏宝卷提要[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70-73.
- [5] 濮文起.宝卷学发凡[J].天津社会科学,1999(2):81-87.
- [6]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4.
- [7] 黄豪.论明代佛教善书的民间刊刻和传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2-58.
- [8]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0.
- [9] 缪永禾.明代出版史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62.
- [10] 戚福康.中国古代书坊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9-260.
- [11] 张祎琛.清代善书的刊刻与传播[D].上海:复旦大学,2010.
- [12] 游子安.善与人同——明清以来的慈善与教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5:72.
- [13] 邵洛羊.中国美术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503.
- [14] 苏强.明代铜镜概述[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4):72-85.
- [15] 朱一.瓷器火焰珠纹饰研究[J].东南文化,2006(6):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