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风骨”说辩疑On Liu Xie's Theory of Fenggu
郭晓春;
摘要(Abstract):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创作问题的文学理论杰作,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风骨"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篇章,也是刘勰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美学要求,对其后中国文学审美思想影响很大。然而,由于语境差异及古代文学语言的复议性,后人对"风骨"的内涵意见不一,直至今日仍有争议。文章立足前人的观点,在细读原著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风骨=凤凰=风+骨+两者结合产生的力"。
关键词(KeyWords):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郭晓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57.
-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16.
- [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240-241.
- [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5-326.
- [5]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6.
- [6]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440.
- [7]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创作论[M].香港:文昌书局,1962:70.
- [8]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259.
- [9]童庆炳.《文心雕龙》“风清骨骏”说[J].文艺研究,1999(6):31-41.
- [10](梁)萧统.文选[M].(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500-501.
- [11]龚克昌.全汉赋评注[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