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区+社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ampus + Community Mode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斯钦;
摘要(Abstract):
高校在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开展不同空间维度的实践教育活动。借助校区+社区模式,全面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教育、社会实践、就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内容,在社区、校区及课堂三者之间实现有效融合,共同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区+社区;协同模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NJZ1833)
作者(Authors): 斯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韩文学.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2012:12-14.
- [2]郭莹莹.新世纪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结构模式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10-11.
- [3]曹先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14.
- [4]郑传娟,郑宁,吴东方.高校学生社区有效育人阵地的创新探索[J].黑河学刊,2016(5):147-148.
- [5]胡建,任镕.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其途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02-106.
- [6]陈晓斌.高校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学生社区建设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6):35-39.
- [7]吴国军.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3):98-106,107.
- [8]成宗达.“书院制”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14.